108 | 论太极之俯仰

大广
2019-03-28

打太极拳,身常有俯仰之态。此言俯仰,非指形体骨骼的罗锅驼背,骨骼的罗锅驼背亦有其中正之态。此言俯仰,指相对于中正之态的偏斜。


练拳者,外以修身,内以修心。细察俯仰之因有四,曰:心之欲动,身之形动,情之躁动,智之见动。


俯仰者,有以欲生。心有所欲,则形有所趋避。趋则俯,避则仰。诚无欲也,无所趋避,则俯仰之征去矣。


俯仰者,有以动生。心若无欲,则无极而中正,然太极拳欲击人,便是有欲,身形有所动,如何动而不失其正?曰阴阳同生也。有上就有下,有前就有后,有左就有右,始终配阴以阳,配阳以阴,则虽有所极而阴阳相衡也,故能不失其正。统御阴阳者,是谓太极。


俯仰者,有以躁生。心有所躁,则形动而不能止,其形俯仰而无所定也。诚能虚心以观形,顺事之自然,无为而相随,有节而不迫,则心能静矣。心静,则形能有所止,而有所定矣。


俯仰者,有以见生。心有尊卑贵贱智愚勇怯贫弱康健高下好坏等分别之见,则形有所现。以人为尊贵,是以己为卑贱,以己为卑贱则俯;以人为卑贱,是以己为尊贵,以己为尊贵则仰。以人为智是以己为愚则俯,以己为智是以人为愚则仰。如此等等。知见生,分别成,而失平等心,则俯仰生矣。诚无分别之心,以众生同源,平等观之,则俯仰之征去矣。


阅读1
分享